食用菌常见病害防治方法


1.褐腐病又称水疱病、湿疱病。主要为害蘑菇草菇平菇等。该病害由疣孢菌引起。主要特点:疣孢属的分生孢子和厚壁孢子只侵染子实体,不侵染菌丝体。子实体轻度受害时,菌柄膨胀成水泡状畸形,故称湿疱病。但在子实体发育的不同阶段,病害也不同。子实体未分化感染时,有一种不规则的组织块,似硬皮泡芙,上面长满白色蓬松的菌丝,逐渐变成黑褐色,常渗出深黑色汁液滴。菌盖和菌柄分化后被感染,菌柄变成褐色,被感染的菌鳃上长出2种白色菌丝。传播途径:疣孢菌是一种常见的土壤真菌,菇房周围的土壤和废弃物是其病源。疣状真菌主要通过覆盖土壤、空气、操作人员、工具、昆虫、老鼠等传播给菌床和菌块。防治措施:如果覆盖土壤被疣孢菌污染,可采用巴氏杀菌处理( 60)1小时,或用4%甲醛消毒,也可在覆土中喷洒1:500多菌灵液或托布津液消毒。发病开始时,立即停止喷水,增加菇房通风,在栽培架、墙壁、地面喷洒1%-2%甲醛溶液或1:500多菌灵液进行杀菌。病害严重时,清除覆盖土,换上新土,消灭病菌,所有器具用4%甲醛溶液浸泡消毒。 2.枯萎病又称枯萎病,是一种生理性病害。主要有害菌、平菇、鳀鱼、灵芝、滑菇等。主要特点:菇蕾形成后,大小不一的子实体均可发病。发病后停止生长,变黄、收缩、变软、干涸,最后死亡或腐烂。病因:本病的发生是生理障碍所致。主要原因是原基形成后堆肥太干,造成菇蕾枯萎;或出菇太密,养分供给不足,造成部分小菇死亡;或者菇房温度太高,湿度太大,通风不好。嗯,是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造成的;而采蘑菇时不小心碰伤了小菇芽,就会发生这种病害。防治措施:当子实体枯萎时,首先要查明发病原因,采取相应的措施。出菇后不要在菇房内喷洒农药,否则容易引起药害。尤其是平菇和凤尾草,在出菇期间绝对不能喷敌敌畏。 3.畸形菇病害生理病害。食用菌子实体形成过程中,遇到不利环境,子实体会产生各种畸形。主要特征:菌盖小而薄,茎细长,伞状早开。这种现象多发生在平菇、凤尾菇的头茬之后,而香菇则发生在头茬之后。主要原因是温度高、光照不足、营养缺乏。侧耳主要发生在侧耳属子实体形成期间。子实体呈珊瑚状或菌盖极小,柄根粗壮。主要原因是光线不足、通风不良和二氧化碳含量高。子实体的倒置一般向光面倾斜。原因是子实体在生长过程中具有趋光性。菇房内光照不均就会发生这种病害。菌丝萎缩,有时甚至死亡,常发生在不同的生长过程中。主要原因是菌种不强,收到新堆肥时不吃料;或堆肥的含水量太干或太湿;或堆肥太湿;内部温度过高,导致细菌燃烧;或者堆肥内通风不好,pH值不合适。防控措施:每一道工序、每一道工序都要科学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。 4.猝倒病是一种真菌病害。主要由镰刀菌和豆腐病菌引起。主要症状是子实体被侵染后,菌柄髓部收缩变褐,菇体变短。病害发生在早期,外形与健康蘑菇相似,不易察觉,但菌盖颜色变深,菇体不再生长,最后变成僵硬蘑菇。传染途径:由于镰刀菌能在土壤中长期存活,所以主要的传染途径是通过土壤。也可以通过空气和一些器具传播。防治方法:覆土消毒是防治该病害的主要方法。一般采用1:500的多菌灵或托布津溶液进行消毒。 (来源:种植问答网)

标签:
  • 快速菌害防治
  •  
  • 菌害防治经验
  • 更多栏目最新
    食用菌主要病虫害及防治
    食用菌主要病虫害及防治
    食用菌病虫害是指与食用菌争夺养分和空间,危害食用菌生长
    食用菌四类病害的防治
    食用菌四类病害的防治
    1.褐腐病又称水疱病、湿泡病等。主要危害蘑菇、草菇、平
    食用菌虫害如何防治?
    食用菌虫害如何防治?
    春天是食用菌种植的旺季。在栽培过程中,一些害虫经常在菇
    食用菌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
    食用菌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
    害虫不仅是食用菌的直接侵害者,也是病原菌侵染的重要媒介

    推荐网购省20%-90%神器免费领!